为什么要清净?

来源:周易算命  作者:星座算命  背景:#EDF0F5 #FAFBE6 #FFF2E2 #FDE6E0 #F3FFE1 #DAFAF3 #EAEAEF 默认   [字体: ]
为什么要清净?传统周易八字预测,长文四柱八字预测,禅学,像所有活泼的传统一样,它们的起源,都是充满了许多神话和传奇,因此禅的开展,也自然和释迦牟尼佛发生了关系。据说有一次,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,他拿着一朵花,面对大家,不发一语,这时听众们面面相睹,

 禅学,像所有活泼的传统一样,它们的起源,都是充满了许多神话和传奇,因此禅的开展,也自然和释迦牟尼佛发生了关系。


  据说有一次,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,他拿着一朵花,面对大家,不发一语,这时听众们面面相睹,不知所以。只有迦叶会心的一笑。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的说:

  “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实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”

  因此禅便在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诞生了。你也许以为这故事太美了,可能不是真的。禅的生命并不依靠历史的事实。无论是谁创造了这个故事,显然他已把握住禅的精神——因花微笑,由笑花开。

  迦叶,据说是印度禅的初祖,在他以后传了二十七代,至达摩是第二十八祖,也是印度禅的最后一祖。自达摩来到后,便成了禅的初祖。所以达摩在禅宗史上,可说是沟通中印思想的一座桥梁。

  印度禅的这二十八祖的法统据考证是后人捏造的,胡适在荷泽大师神会传中曾有考证。在梵文中也没有印度禅宗法统的记载。禅宗的这个“禅”字本来是从梵文“禅那”的音译变来的,但其间意义上有很大的差别。

“禅那”是指一种精神的集中,是指一种有层次的冥想,而“禅”以祖师所了解的,那是指对本体的一种领悟,或是指对自性的一种参证。他们一再的提醒学生,冥想和思索,都会失去了禅的精神。下面,辑录几则关于禅的文章,以飨朋友们,希望朋友们能明了其中奥秘。


一、古镜未磨时如何?

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,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,因为口渴,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,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忱招呼,并且问道:‘禅师!辛苦了吧?喝茶吗?’

只见有道禅师用平淡眼光看了一下茶架,点一下头,其他一句话也不说。

店主似乎也是禅道高手,小心谨慎的说道:‘想必您是一位禅道高深的禅师!禅师!小的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,如果您告诉我,我就供养您!如何?’

有道禅师:‘你问吧!’

店主问道:‘古镜未磨时如何?’

有道禅师很快的答道:‘黑如漆。’

店主再问道:‘古镜既磨了以后如何?’

有道禅师回答道:‘照天照地。’

店主不以为然,说道:‘对不起!恕我不供养。’说着转身就入店内去了。

有道禅师愣了一下,心想:‘我数十年参禅,现在连个店主我都不如,可见其禅道之高了!’于是决下苦心闭门深修,以求开悟。

三年后,有道禅师又出现在茶坊的门口。店主仍亲切的招呼道:‘呵!三年不见,仍想请教那句老话,“古镜未磨时如何”?’

有道禅师顺口说道:‘此去汉阳不远。’

店主再问道:‘古镜既磨后如何?’

有道禅师再回答道:‘黄鹤楼前鹦鹉洲。’

店主听后,诚恳的说道:‘请禅师接受我的供养!’随即转身呼么道:‘伙计!泡茶,泡茶,泡好茶!’

古镜有否磨过,有道禅师说未磨黑如漆,已磨照天照地。此古镜喻我们自性,自性本自清净,本不生减,本自朗照,何能分别未磨已磨。自性者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,故有道禅师未能认识如古镜之自性,难怪吃不到茶。第二次回答古镜未磨‘此去汉阳不远’;古镜已磨,‘黄鹤楼前鹦鹉洲’;即能认识自性当下即是,故有好茶吃也。


二、百年一梦,如今才醒
        
    “究竟有没有天堂地狱? 请师父明明白白告诉我吧!”
  
    春日迟迟的午后,在达观禅师的斋堂里,李端愿微微蹙着眉头发问,仿佛心里有什么地方长满了忧郁的荒苔,荒得心寒,荒得人苦……
  
    达观禅师悠然含笑,他太了解李端愿这个人了——李端愿从小爱看禅故事书,娶妻生子后,仍然不忘钻研禅理,笃志禅道,甚至力邀自己同住同吃,两人通宵达旦地讨论公案,竟致废寝忘食。这些年来,李端愿拜在金山昙颖法师门下,与自己是同门师兄弟。同参同修的日子里,李端愿千放下万舍弃,就是无法突破生死一关,摆脱不了死亡的阴影:死后还有知没有知,能觉不能觉? 一生人的魂魄的最后归处,成为他生命最大的枷锁。
  
    达观禅师放下手上的经卷,笑着回答:
  
    “诸佛祖从无中说有,在没有意义的空虚人生里找出了生命的意义,因此,世间一切事物都属于烦恼系缚,眼见的都是空花。李居士您想在现世的生命意义里去寻求未来不死的灵魂,如同以手捞水月,恐怕还如梦幻空花而已。等您真正了却自心,自然就无惑了。走出眼前的一步路,胜过幻想中的桃源净土吧?”
  
    “心如何能够了知呢?”
  
    “无论善恶是非、得失成败,您都别去想,别计较。”
  
    “如果不想,心又在哪里?”
  
    “您先回家吧,回了家,每一件事都用心去慈悲喜舍,每一个人都用心去哀矜悲悯,一切只往宽恕的、向上的、光明的、勘破的地方去,不往计较的、向下的、阴暗的、痴迷的地方去,你的心就和生命融合了。”
  
    “那么,人死了以后,心在何处?”
  
    “不知生,如何知死? 您活着时不能在生命里找到自己,又有什么死后的生命?一具行尸走肉,虽生犹死,何必多问?”
  
    “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生命。”
  
    “你的生命从何处得来?”
  
    “这……”李端愿搔搔头,一脸的迷茫。
  
    达观禅师蓦然伸手向李端愿当胸一抓,大喝:
  
    “就在这里! 还往哪里想?”
  
    李端愿一怔,立即领悟:“懂了!我懂了!”
  
    “懂了什么?”
  
    “我只顾贪快贪禅、不觉迷路迷失。”
  
    达观推开他:“百年一梦,如今才醒!”
  


三、为什么要清净?


  
  「为什么要清净?」
  
  灵山寺的禅七法会正肃穆进行著,主法和尚把手中拂尘一挥,咳一声,正要开示经文,堂下忽然传来高亢的问话,突兀的打断了法会,一时大众错愕……
  
  白髯飘飘的老和尚抬眼张望,沉声问:「谁?谁在问?」
  
  嗡嗡嗡的人丛里冒出一个少年头,左看一看,右望一望,笑嘻嘻举高手──只是个十二、三岁的小女孩,一头短发蓬松松,有模有样披著海青,嘻嘻嘻笑,白牙亮晶晶。
  
  老和尚啼笑皆非──这女孩!撒野撒到法会上来了!
  
  心念电转间,老和尚放下预备开示的文稿,招手召唤:「来!过来!」
  
  那小女孩大无畏的蹦蹦跳跳上前,合十,躬身作礼。「老师父,我有天天洗澡,很清净了,为什么还要再清净?」
  
  坐在光影门中的老和尚一弹指,指著法坛旁边的草地,问小女孩:「那儿有朵红玫瑰盛开了,漂不漂亮?喜不喜欢?」
  
  「真漂亮!真喜欢!」
  
  「去!把它摘来吧!」
  
  小女孩兴冲冲跑过去,掐断花茎,摘下。纠察师来不及阻止,一把眉头蹙得老高老高,脸都灰了。
  
  啪啪啪跑上法坛,小女孩把花递给老和尚:「喏!给您。」
  
  老和尚含笑接过,插进一只空花瓶,袍袖一扬:「这周遭还开了一大片玫瑰,要不要都摘下来?」
  
  小女孩想想,苦著脸:「不要!」
  
  「为什么?」老和尚的白眉隐隐飞动。
  
  「都摘了,一片光秃秃,难看!弄死这么多花干嘛!」
  
  「花瓶只插一朵红玫瑰,这么少,不是更难看?」
  
  托腮端详一会儿,左看右瞄,小女孩终于摇摇头:「不会呀!都给你摘来插满就太贪心!」
  
  「贪心,不好吗?」
  
  「不好!不干净!」
  
  老和尚点点头:「这就是了!心里不贪婪,不镇怒,不痴迷,就是清净。你要不要心里干干净净不肮脏不污秽?」
  
  小女孩眼睛一亮:「要啊!」
  
  一朵艳红玫瑰,把来自禅宗的清净捧起,以童稚般的嫩音,唤醒灿若繁星的心情。迷时迷,悟时悟,魔界不管,佛界不收。何妨当下归家稳坐,绝不为生死动一念!
  
  

四、为什么转身不得?
  
    “大千世界,为什么转身不得?”
    “谁碍着你了?”
    “可是,就是没办法转身,避开世俗的污染呀。”
    “为什么要避开?”
    发问的弟下一怔,什么都看不见、听不到了。


    虚空里隐隐有些什么在呼唤他……
    觉华普照禅师定定望着他,微笑。
    风从岩壑间吹过来,风里有湿润的水气,有灶头的炊烟味道,有市集浊臭的牲口气息,有飞扬的尘土灰垢……
    他忍不住捂住鼻子,一阵呛咳……


    忽然发现:普照禅师也不捂鼻,也不呛咳,依旧定定望着他……
    他心头一亮,懂了。


    原来心灵被世俗污染了,就转身不得,避不开世俗的污染,只能同流合污;心灵清明自在,不受世俗污染,自然无须东躲西避,能够自在无碍地活过每一天。


    别人污你垢你,批评你攻击你,侮辱诋毁诬蔑你,你如果也批评他反击他,毁谤辱骂憎恨他,你就被他污染了,没有转身的余地。


    狗咬了你,你也要反咬狗一口吗?
    别人落人腥膻池里,浑身浊秽发臭,你也要和他一起淌浑水,害得自己浑身腌躜吗?


    染污的是你,不染污的也是你。
    转身的是你,不转身的也是你。


    这弟子眉开眼笑地追问:
    “世间声、色都是幻相,如何透悟呢?”
    觉华普照禅师点点头:


    “宇宙虚空之中,有什么变易吗?日月星辰,不是天天朗照吗?”
    是呵!幻相本身无论如何变化,还是幻相,你身边一切人事无论如何成、住、坏、空,都是幻相,为什么看不透呢?只要能真实自在活下来,一切幻相又能奈你何?


    “那么,什么是真如涅架?怎样才能真实自在活下来呢?”
    桂水的奔流声遥遥传来,阳朔的山风也在耳边幽幽响起,觉华普照禅师的眼光望向殿外的白云长空:
    “秋风声飒飒,涧水响潺潺,就是生命的大自在。”
    你听到风里的自在声了吗?无论什么时候、无论什么地方,你都能像风声一样随来随去,无有挂碍吗?
    你听到深涧的潺潺声吗?日日夜夜,时时刻刻,你能用清醒觉悟的心灵去化渡悲苦众生吗?
  

附注:
认为庄子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“夫有真人而后有真知”,这是强调存在先于知,这也是禅的一大特色——先存在而后能知。禅的思想正好和笛卡儿的“我思故我在”相反,而是“我在故我思。”


  禅宗可以说是道家结合了佛家的悟力和救世的热情所得的结晶。假如佛学是父亲,道家是母亲,那么禅宗这个宁馨儿不可否认的,是比较像他的母亲了。

51317783915 2024-07-23 02:31



Tags:为什么,禅师,有道,生命,店主,转身,和尚,如何,小女孩,李
评论列表
编号搜索: 搜